close

本文摘自《心安理財:保險準,投資穩,一本讓你兼顧圓夢和救急的人生理財書》一書,以下為摘文。

若你有500萬退休,怎麼做可以每個月領3~6萬,且活多久、領多久?

500萬若不做投資、坐吃山空的話,月花3萬,不到14年,你將身無分文;若月花6萬,則撐不到7年。不過別擔心,只要讀完本節,你就會知道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,快樂終老。但在進入討論之前,我想先提一下我對年金改革的看法,希望大家在年金改革的動盪中,怨氣少一點,和氣多一點。

近年全球政府和私人企業或多或少都在進行年金改革,而改革的方向都是多繳、延退、少領。所以靠別人的退休金,未來只會少、不會多!這個惡化趨勢其實是近百年來,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共業,我們無需怪罪任何人或政黨,讓自己心神不寧。

回顧1945年二戰之後,全球經濟在戰後重建和嬰兒潮帶來的強大復甦動力中不斷高速衝刺。在超過一甲子的成長歲月裡,許多人都覺得明天只會更好,不會更壞。於是政府和企業就制定了優渥的退休制度。像以前的確定給付制,就是保證在你退休後,確定會「給」你多少。早期經濟成長快、領的人又不多,每個退休的人都確定領得到、領得足,所以都很安心。但經濟高速成長幾十年後總會變慢,大約2000年起,嬰兒潮老了,開始退出職場,從工作繳費的人變成退休領錢的人!繳費的人變少、領錢的人變多,大家逐漸發現確定給付制是不可承受之重,於是紛紛改成確定提撥制。也就是在工作期間,每個月確定「提」多少錢進專戶,去做存款或某些投資,到退休時,再把本利和還給你。至於這個本利和是多少,則不保證或最多只保證跟定存利率一樣。

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,美國AIG、GM等大到不能倒的巨無霸企業,靠著政府的金援僥倖躲過一劫,但原先豐厚的員工退休制度幾近崩潰,被逼著重新設計。這時大家才赫然驚覺,太好的就無法太久,超支的終有一天要還!緊接著2011年發生歐債風暴,連國家都出了問題。幾個像希臘原本福利豐厚的國家,政府在入不敷出幾十年後破產賴帳。在不得不接受歐盟紓困之下,被逼著進行許多改革,樽節政府支出。年輕人找不到工作,老年人退休金也大幅縮水,經濟萎縮、社會暴動、政治動盪。直到2018年才稍微站穩腳跟,然整個國家卻已為先前的超額享受,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

上述這段歷史告訴我們,年金改革是不得不做的必要之惡,全球皆然,而且愈晚做代價愈大。然弔詭的是,在民主選票的壓力下,掌權的政治人物多半不願大刀闊斧,能拖就拖,以免失去選票。

回頭看看台灣,年金改革喊了二十幾年,偶爾小改一下,近年終於有了較大的動作。雖免不了抗議和怨氣,所幸沒有落入希臘的慘狀。如果大家靜下心想想,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,今天除非經濟成長的力道,強到足以支撐沉重的退休金包袱,且須一直成長、一直成長、不能停頓,不然年金改革就非做不可。任何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,天底下沒有一直好、不會壞的事。所以,今天不同心改革,明天就一起滅頂!然而,把一個原本深信吃得到的虛幻大餅,縮小到較為實際的小餅,必然每個人都會失望受傷,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。祈願改革者展現智慧,被改革者互相包容,都把眼光轉向改革後還擁有的,而非縮水失去的。平心面對,知足感恩。相較許多國家,台灣已是個福地。與其發牢騷,不如拚經濟,大家一塊兒把餅做大,方是正途。

生活太累,一半源於生存,一半源於慾望與攀比。商周出版提供圖/生活太累,一半源於生存,一半源於慾望與攀比。商周出版提供

不管如何,年金改革已成事實且會持續惡化,你若能先用穩健投資四法趁早準備退休所需的那筆大錢;接著在退休時用這一章的方法,自製退休後所需的現金流,則可心安自保!這有兩個內容,一是先在不靠政府或企業的情況下,想辦法自製「自求多福」退休年金;二再結合政府或企業提供的年金,變成「心安」退休年金。

自製「自求多福」退休金

自製「自求多福」退休年金之三個方法舉例。商周出版提供圖/自製「自求多福」退休年金之三個方法舉例。商周出版提供

上表乃月領3萬之期初投入金額,你若要6萬,就乘以2,依此類推。這三個自求多福的方法前面都討論過,第一個方法是善用年金險,若你早些年買的年金險(或做的投資)在退休時已累積了500萬,你便可直接(躉繳)啟動年金,然後月領3萬過日子。優點是每月可領金額確定;(多數年金險)活多久、領多久;且受到十足的保護,任何人都無法挪用或撤銷。缺點是沒有流動性,急用時拿不出更多錢;若啟動年金後利率走升,也只能困守啟動當時的低利率,無法拿出來重新布局。

【例】在2019年的利率水準下,要月領3萬上下,約需500萬去啟動年金

不考慮附加費用率等其他因素,假設領240個月、預定利率3%,則500萬年金險可月領27,730元;若4%則月領30,300;5%則為33,000。(若考慮其他因素,這些金額會低一些,但計算複雜,這裡只是給你一些感覺,實際投保時,請以保險公司核算的為準。)若用其他金額啟動年金,按比例計算即可。

自求多福退休金的第二個方法是穩健投資第二法、購買高息產品的心安單筆。包括配息基金、有撥回的保單、及長抱績優股領股息(所謂存股)。

【例】想月領3 萬,可用1,000萬做心安單筆,去買高息產品

買每月配撥「固定%」的產品1,000萬,長長久久:若配撥率4%,可月領3.3萬(=1,000*4%/12);若3% 則年配30萬、月領僅2.5萬,不到本例要求的3萬。以2019全球固定收益市場的利率水準,每年配撥個3~4%左右、不吃到本金是可期待的,若做得到便可長長久久。配撥率更高的話,多半就要吃到本金了。

買每月配撥「固定金額」的產品600萬、月領3萬、約撐二十多年:若真正賺到的是平均每年3%,其他都吃本金,可撐23年;若賺到4%、約撐27年。

存股:謹記,股價下跌時你的本金也可能虧損。所以存股的進場點很重要,且最好不要只買一、兩支個股。在股市低迷時,買進有配息的ETF(參證交所網站),會是不錯的心安選項。

第三個方法,是我在《一生三錢過四關》提出的77-7生生不息投資法。這是拿本金的77%去做三年賺30%的心安單筆投資,期待三年後本金回復到原來的100%;同時每年拿本金的7%來當生活費。77-7追求把三年內花掉的錢補回來,每三年反覆循環一次。如此本金不縮水,活多久、花多久,希望讓退休族擺脫錢花光了卻還沒死的最大夢魘!下面三個例子供你參考。

生生不息投資法。商周出版提供圖/生生不息投資法。商周出版提供

把「自求多福」退休年金結合政府或企業提供的年金,就是下面的「心安」退休年金了。

自製「心安」退休年金

很多報導都說退休要幾千萬方可無虞,但當今社會上,能有上千萬退休的人並不多。倒是上一章看到,若能趁早做好2筆投資,有個500萬退休並非難事。底下我們就來看看如何用500萬的本金,自製月領3~6萬的「心安」退休年金!

心安退休年金。商周出版提供圖/心安退休年金。商周出版提供

自製「心安」退休年金舉例。商周出版提供圖/自製「心安」退休年金舉例。商周出版提供

上例心安的來源之一是,即使政府破產,你仍有自製的2.1~2.8萬;而就算連生生不息的投資錢也槓龜,你最低限度還有年金險的1萬多可存活。心安來源之二是,從自求多福三個方法中選取年金險及77-7兩個方法同時運用,先用年金險打地基、建立穩固現金流;再用投資錢起高樓、生生不息花不完。這樣讓你先存活再追夢,進可攻退可守,安享餘年。由於年金險和投資錢是統計學上的零相關,不會互相影響,兩者同時槓龜的機會微乎其微。亦即不論投資賺賠,年金照領;反過來講,就算保險公司倒了、領不到年金,你還是有投資錢可用。事實上,自求多福的三個方法有無數種組合,你可交互運用。譬如你若對自己的投資能力很有信心,就可多做77-7;但若不想忍受投資震盪,則不妨多買些年金險或配息產品。關鍵是,做了要心安!

若你擔心退休時沒有500萬,不妨檢查一下你先前買的保單。若你曾買終身壽險,那你還有一個小金庫喔!退休族若已無責任,不再需要太多身故保障,則可把繳費期滿之終身壽險解約!此時你拿到的錢會接近你過去幾十年繳過的全部保費,甚至會接近保額。領到錢後,留點喪葬費,然後去自製退休年金,把原本你死了給別人領的錢,活化成你活著自己花的退休年金(若你要買年金險,則不必解約,直接做保單轉換、亦稱保單活化,把壽險轉換成同一公司的年金險即可)。還有,若你名下有房子,也符合資格,也許可考慮跟銀行做「以房養老」,每月從銀行領一筆錢,到死為止。

最後,如果你退休時確定沒有500萬,也沒有保單或房子可活化,也不必太傷心。只要能溫飽,加上健保、國保等政府的社會保障,都可安度晚年。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,不在錢多錢少!少了理財的煩惱,也許你反而更有機緣去體驗健康別冊分享的不花錢的靜心、飲食、運動、排毒等方法,活得更自在、更心安。

本文節錄自:《心安理財:保險準,投資穩,一本讓你兼顧圓夢和救急的人生理財書》一書,宋炎本著,商周出版。圖/本文節錄自:《心安理財:保險準,投資穩,一本讓你兼顧圓夢和救急的人生理財書》一書,宋炎本著,商周出版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投資理財 退休理財規劃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資菲爸摸理財 的頭像
    小資菲爸摸理財

    小資菲爸摸理財

    小資菲爸摸理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